许荠云:唐三彩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许荠云: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精美陶器 。 盛唐时代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使当时的制陶业十分繁荣 , 唐三彩陶器是这种制陶工艺繁荣的重要标志 。 各种各样的唐三彩有其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 是以普通的黏土制成的 , 运用火的艺术使之成为不朽的艺术品 , 这是唐代无数不知名的陶艺家艺术和智慧的结晶 。
唐三彩实际上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 , “三”在古汉语中又有“多”之意 。 因色彩丰富 , 有翠绿、浅绿、蓝、黄、褐、白等多种色彩 , 故其称作“唐三彩” 。 也有学说认为早期出土的彩釉雕塑多呈红、绿、白三色 , 而有“三彩”之名 。 这种彩色釉陶是在汉代低温铅釉陶工艺的基础上 , 通过长期实践 , 对含有有色金属元素的各种原料有了新的认识而制作成功的 。 之间历经了一个由粗到精的缓慢烧造发展过程 , 到唐代时 , 终于烧成了著名的唐三彩陶器 。
唐三彩一词 , 不见于古代文献 , 最早的记载是民国时期 。 而世人对唐三彩的重视大约在20世纪初 , 1905~1909年 , 陇海铁路修筑期间 , 洛阳北邙山一带因工程而毁损了一批唐代墓葬 , 发现了为数颇多的唐三彩作品 。 这批唐三彩被运到了北京市场上 , 受到了国内外古器物研究者的重视和古玩商的垂青 , 从此 , 世人皆知唐三彩之名 。 建国以来 , 唐三彩之名长期沿用至今 , 当然 , 专业研究者则多以“唐彩色釉陶”之名称呼 。
从出土的众多唐三彩艺术品里 , 唐三彩的造型与一般的工艺品的造型有很大不同 。 已知出土的唐三彩内容大致各分为三类:人物、动物和生活用具 , 其中人物形象多为宫廷侍女 , 这与当时的宫廷生活相关;出土的动物形象多为马和骆驼 , 考古学家认为 , 这应该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关 , 我国古代马在交通、战场、农耕上都发挥重要作用 , 所以出土的马的形象较多;其次是骆驼 , 这和当时的中外贸易有关 , 唐朝时候国家开放 , 国内的人可以走出去 , 国外的人也可以到国内来 , 人们沿着丝绸之路一路西行 , 途中怎可少了骆驼 , 所以制瓷人就将骆驼的形象反映在瓷器上 。
不管是人俑、还是动物俑 ,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就是身形丰满 , 这是唐三彩的一大特点 , 专家分析认为 , 出土的宫廷侍女人俑身形丰满 , 这和唐朝时期盛行“以肥为美”的审美标准不谋而合;出土的马 , 形象丰满 , 这可能是马的品种有关 , 据说当时西域进贡了一种体态肥硕的马儿新品种 , 马俑的形象或就取材自这种马 。 并且其造型特点是整匹马粗看是静止的 , 但是细看是静中带动的 , 唐朝的制瓷人通过将马儿的眼部刻画成三角形 , 而将眼睛刻成圆睁的 , 再将马儿的耳朵刻画成贴着的 , 就像静止在那细听什么一样 , 通过细节刻划将唐朝的马儿的内在精神和韵律反映出来 。
唐三彩的另一大特点是釉色 , 唐朝的人们首次创烧了一件瓷器同时带三种釉色 , 并且制瓷人还巧妙的运用施釉方法 , 将红、白、绿三种颜色的釉料交错、间错的涂在素胎上 , 经过高温烧制 , 三种颜色的釉料浇融流溜 , 形成了独特的流窜工艺 , 本来只涂了三种颜色的素胎 , 在出窑之后 , 就变成了很多色彩 , 包括原色 , 复色、兼色 , 这就是形成唐三彩多种颜色的原因 。
- 一个人的长征:追寻孙子
- 谢朓出守宣城考论(上)
-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 LeBron 17 Low为什么低帮还要减配?
- 自编教材评审的标准是什么
- 古人VS地震,整个人都不好了
- 一个真实的故事,给人良多启示!
- 先访文家市,再探耀邦故居
- 评职称课题最后一名有用吗
- 徐向前,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