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处见真章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细微处见真章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已经在部分省市开始使用 。 笔者拟从细微处入手 , 解读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三个方面的积极变化 , 与广大高中历史教师交流分享 。

积极变化一:

历史认识更加深刻

例如 ,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中 , 编者设计了一个“问题探究” , 实录如下:

1.隋氏西京太仓 , 东京含嘉仓、洛口仓 , 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 , 储米粟多者千万石 , 少者不减数百万石 。 天下义仓又皆充满 。 京都及并州库 , 布帛各数千万 。 而赐赉勋庸、并出丰厚 , 亦魏晋以降之未有!

2.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于端门街盛陈百戏 , 戏场周围五千步 , 执丝竹者万八千人 , 声闻数十里 , 自昏至旦 , 灯火光烛天地 。 终月而罢 , 所费巨万……整饰店肆 , 檐宇如一 , 盛设帷帐 , 珍货充积 , 人物华盛 , 卖菜者亦藉以龙须席 。 胡客或过酒食店 , 悉令邀延就坐 , 醉饱而散 , 不取其直 , 绐之曰:“中国丰饶 , 酒食例不取直 。 ”胡客皆惊叹 。 其黠者颇觉之 , 见以缯帛缠树 , 曰:“中国亦有贫者 , 衣不盖形 , 何如以此物与之 , 缠树何为?”市人惭不能答 。

设问:阅读上述材料 , 结合所学知识 , 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与其他朝代有何不同 。

两则史料均反映了隋朝国家富裕 , 其中史料1出自杜佑《通典·食货典》 , 记载反映了隋朝粮仓年年富余 。 史料2出自《资治通鉴》 , 借黠者之口强调了隋朝国家虽富 , 但民众非常贫穷的事实 。 两则史料实质上是在引导学生从国富民穷的角度 , 分析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 其实 , 这也是隋朝灭亡不同于其他朝代灭亡的主要方面 。

可见 ,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在揭示隋亡主要原因方面 , 充分吸收了史学界的研究成果 , 和以前多版本高中历史教材笼统地强调隋朝的暴政相比 , 触及了历史现象的本质 , 在历史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 。 史载 , 唐太宗曾经让臣下清点隋亡后留下的仓库 , 没有想到经过隋末唐初数年的战争 , 库存量竟然足以让唐朝老百姓不用劳动也可以使用好多年 。 这说明隋朝老百姓创造的财富积聚到了政府手里 。 再如 , 隋朝为救灾在各地建立了若干粮仓 , 但是当灾荒发生时 , 州县官员却不能及时放粮赈灾 , 一方面是粮仓充盈 , 另一方面却是饿殍遍地 。 总之 , 国富而不与民共享 , 是隋朝灭亡的最大教训 。 对此 , 唐太宗指出:“凡理国者 , 务积于人 , 不在盈其仓库 。 古人云:‘百姓不足 , 君孰与足 。 ’但使仓库可备凶年 , 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 , 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 , 多积仓库 , 徒益其奢侈 , 危亡之本也 。 ”

积极变化二:

历史叙述更加准确

例如 , 关于唐末藩镇割据 ,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是这么叙述的:

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 , 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 。 藩镇管辖地区 , 大者十余州 , 小者三四州 。 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 , 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 这种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 , 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

长期以来 , 受宋人关于唐末藩镇的认识影响 , 传统观点包括多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关于唐末藩镇的叙述 , 普遍将藩镇等同于割据 , 认为藩镇割据自立、威胁并削弱中央集权 , 更多带有贬义色彩 。 值得注意的是 ,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强调的是“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 , 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 可以说 , 这一叙述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 因为并非所有的藩镇均反抗中央 , 藩镇不一定就等于藩镇割据 , 自立于中央以外 。 根据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的研究 , 唐朝的藩镇有不同的类型 , 他们与唐朝中央的政治、财政、军事关系也不同 。 安史之乱后 , 唐朝割据藩镇相对集中在河北地区 , 河北以外的中原、边疆、东南型藩镇都是非割据性藩镇 。 而东南地区的藩镇从财力上支撑朝廷 , 位于边疆地区的藩镇则负责抵御外族的入侵 , 至于位于中原地区的藩镇 , 则具有控扼河北、屏障关中、沟通江淮运河的重要作用 。 因此 , 河北藩镇与中原藩镇形成了割据与防割据的关系 , 中原藩镇与边疆藩镇形成了维系内外均势的平衡关系;中原藩镇、边疆藩镇与东南藩镇同唐朝中央在武力和财力上相互依赖 , 构成了一个密切联系而又互相制约的整体结构 。 唐王朝本身虽然没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 但这些藩镇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及其力量对比 , 却使任何藩镇都不敢轻举妄动 , 独行其是 。 《宋史·尹源传》载 , 尹源谓“弱唐者 , 诸侯也 , 既弱而久不亡者 , 诸侯维之也” , 就包括这层意思 。 显然 , 唐朝藩镇割据具有区域性与制约性统一的特点 , 不能笼统地把藩镇与中央的关系一概视为割据 , 否则 , 难免过于简单化 。

积极变化三:

历史用语更加严谨

例如 ,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 有这样一段叙述:

日本看到袁世凯大权在握 , 1914年8月 , 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时机 , 向袁世凯提出把中国的部分领土以及政治、军事、财政等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要求 。 经过谈判 , 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5月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

仔细体会的话 ,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 , 一是袁世凯签订的不是传统认识的“二十一条” , 而是“中日民四条约” 。 二是袁世凯是被迫签订而非主动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 可以说 , “被迫”一词用得很严谨 。

其实 , 袁世凯对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是非常排斥的 , 而非传统观点认为的袁世凯为了称帝主动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 。 鉴于国力弱小的不利因素 , 袁世凯采取了一些有效策略 , 和日本斡旋 , 例如拖延谈判;故意将“二十一条”透露给媒体 , 引发舆论强烈关注并对日本野心构成压力;故意将“二十一条”透露给美国、英国、俄国 , 从而给日本施加国际压力 ,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日本的野心 。 毕竟胳膊扭不过大腿 , 日本很快进行战争恫吓 , 摆出大战一场的姿态 , 并派军舰在渤海一带游弋 , 增加山东、辽宁驻军兵力 。 一时中日战云密布 , 时局紧张 。 最终袁世凯被迫接受了“二十一条”中的部分条款 , 即“中日民四条约” 。 与“二十一条”原案比较 , 中国损失已有所减小 。 可见 , 教材用“被迫”一词言简意赅 , 一针见血 。

我们要在与以往普通高中历史教材比较中发现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积极变化 , 通过深入的史学阅读 , 明白为何会有这些变化 。 吃透教材将有助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作者何成刚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 , 李志先系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18日第9版